員林第一市場正門前阿美紅龜粿賣了六十年(楊銘欽攝)
阿美紅龜粿
文/邱美都2009
紅龜粿台灣民間普受歡迎的傳統美食,每逢婚喪喜慶、逢年過節或迎神祭祖,都少不紅龜粿。第一市場正門的「阿美紅龜粿」,已有五十多年歷史的老攤,不必招牌或店面,卻能抓住熟客半世紀的心。創始人林劉阿美從社頭嫁作員林媳婦,和夫婿開啟做粿工作,俟阿美離世後,由么子林劍鏢[1]夫婦延續做粿手藝。早年完全手工的炊粿過程繁瑣費時,只見舊糯米倒進石磨,研磨成白色黏稠狀的糯米漿,用煮過的白粗布包起來放在長板凳中央,下方擺放大鉛桶統,上頭壓根長扁擔,扁擔兩端用繩索纏繞,綁緊在長板凳上,滴滴又答答,大量水被擠壓滴落鉛桶,等瀝乾水分後,打開白布巾取出用力搓揉成「粿切」。為了趕上隔日的早市,總是半夜三、四點就得起身進行包餡炊粿的工作。
林劍鏢回憶,童年跟著母親做粿,夏季在大灶前生火總是「大粒汗細粒滴」,冬季天未亮得徒手在冷冰冰的水中洗米,一桶接一桶,洗到手麻仍難停歇。尤其是遇到旺季,像過年、清明、中元...家族至少十幾人一起來做粿。雖然晚近改由自動攪拌機代替人工,但是瀝水、壓模、炒料、包餡、蒸炊、火侯等功夫,仍舊靠人工操作。忙碌時,林劍鏢兄弟、太太美仔、兒子等,一如往常總動員,各司其職,俗話說:「三人同心,黃土變金」,每當天亮時分,一籠籠的粿蒸熟,被攤開陰乾,粿香傳遍萬年巷道間,再一塊塊裝入薄薄的透明塑膠袋中,有些運往訂粿的早市店家,有些留在第一市場上午的市集零售,若遇流浪漢,總主動給幾塊粿,親切的美仔和老招牌紅龜粿成了第一市場虎頭門口的熟悉身影。問問美仔做粿秘訣,她靦腆回答:「沒什麼!沒什麼!」,用舊米做的粿皮才會香Q,阿美的粿堅持使用五十年的傳家秘方餡料,守著「品質」和「新鮮」的原則,消費型態除了店家批購與客人零售外,晚近更有南北二路的客戶來訂購呢!
張省是五十年的老顧客,對於阿美粿攤上的紅龜粿、鼠麴粿、甜粿、發粿、艼粿、包仔粿、肉粽等,總是讚不絕口,她笑談「拜粿有傢伙」,但在員林婆媳傳承半世紀的「阿美紅龜粿」老攤上,看到了「做粿有家伙」的生活故事呢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