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2月7日 星期日

上天賜給行動的手腳---寫社區故事變成自然的常事

上天賜給行動的手腳---寫社區故事變成自然的常事

分類:員林郡文史
2010/02/07 17:37

《林仔街老故事南門大腳印》2010.01出版
           
《南門大腳印》的幸運數字
  12:《南門大腳印》有十二萬字
    3:《南門大腳印》的作者邱美都同時出三本書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另有彰化縣文化局出版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的《走讀永靖街》和《員林三塊厝》
456:《南門大腳印》有四百五十六張珍貴照片
    7:《南門大腳印》是作者邱美都的第七本村史
    8:正在撰寫《搶救忠實第》古蹟
二月八日《南門大腳印》新書發表會
邱美都要正式與鄉親分享林仔街的常民生活紀錄
歡迎您!

林仔街打石巷鬧元宵〈楊銘欽攝〉


 入員林寶地滿載而歸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作者序文/邱美都 

 我心中的員林是一個理想的城市,離世居的永靖忠實第只有五公里,從小就聽聞許多林仔街老故事,由於口耳相傳未曾親身踏查,因此鄉野傳聞總披著一層神秘面紗,具有朦朧之美。
 婚後落籍員林,先後住過大饒、民生、忠孝等里,二十幾年來,食衣住行育樂的生活圈離不開員林南門,對於這塊土地是如此依賴,見證許多大南門的發展與變遷,地方風俗民情,透過實地踏查田調、史料蒐集與在地鄉親口述,幾經交互比對梳理,讓我所架構的南門王國逐一鮮明,經過一年書寫,終於產出《林仔街老故事南門大腳印》這本書。
 員林大南門是員林街的發源地,也是員林的寶地,這裡有許多的員林第一的紀錄,諸如員林第一街打石巷、第一廟廣寧宮、第一市場、南彰化唯一的戲院、員林最高價地王中正路段、台灣中部最高級的演藝廳、全亞洲最高的帝爺、彰化縣唯一的八卦兩儀平安燈、彰化縣唯一的亞蔴會社、清心茶莊創始店、三媽臭臭總店、蕃薯市雞腳凍創始店、員林輕便車總廠等,均收錄在書裡。
          本書分為十二單元,內容多元,以員林街歷史發展背景為主軸,闡述各階段南門的主要聚落和宗教信仰,日治時期被殖民的員林街社會、市集、官邸、醫院、公學校、社教活動,以及戰後大南門相關的市集、商圈、美食與校園等文化;加上寬大的亞麻會社變遷,轉變為學校、寺廟、演藝廳、法庭等多元生活機構文化。後面篇幅紀錄南門奇人異事和藝文活動,以員林成街280年的紀念活動做為本書的結束。末章包括後記、南門檔案、記事、參考資料、支援與受訪、作者簡介、版權頁。有始有終,精彩畫下《南門大腳印》美麗的休止符。
    員林大南門是塊寶地,也是林仔街發源地,許多百年市井故事自然且樸實,多半因街道發展變遷變化快速,街頭巷尾充滿喜怒哀樂的故事,處處觀察皆學問,時時聆聽皆見聞,值得邁開腳步尋根探源。俗話說:「入寶山豈可空手而回」,走入大南門的員林古街,必滿載而歸。讓我們一起出發!跟著南門大腳印入員林寶地吧!。」




員林南門的第一市場1936年興建二樓式消費市集
《林仔街的老故事--南門大腳印》  
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上天賜給行動的手腳---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寫社區故事變成自然的常事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作者後記/邱美都

    2009年底,我與夫婿楊銘欽合力已經發表六本村史,過去幸得彰化縣文化局、員林與永靖鄉親等積極推廣,獲得廣大迴響,現於2010年元月第七本村史《林仔街的老故事南門大腳印》順利出爐,內心有著滿滿的喜悅和感恩。
    一如往昔,我與夫婿把走訪大南門社區當做週休二日的有趣休閒,撰寫本書並不費力,因為住家就在大南門生活圈的範圍內,二十年來,柴米油鹽醬醋茶,生活軌跡幾乎天天在這塊土地上演,有時一天還要兜好幾圈呢!尤其是攝影作者楊銘欽,在南門外的大饒里土生土長,對於街頭巷道的大小事件與變遷,更是感受靈敏且觀察入微,多元且數量龐大的數位照相檔形成影像資料庫,成為本書更貼近常民寫實生活的重要助力。
    一年只有三百六十五天,為了完成同步進行的寫作任務,我善用零碎時間,田調見聞即時記錄,日後陸續與史料多方比對,加上我正積極參與的《員林鎮志》修纂工作,經常與員林鎮志幾位作者多方討論,相互支援,增添本書的正確度與歷史性,同時提供員林鎮志新撰的多元史料。
花了一整年的時日,我總是從欣賞社區人事物角度出發,發自內心真誠傾聽,過程中雖得歷經一再走訪、拍照、蒐集、考據、寫作、校正、編輯等繁細工作,但多半能化阻力為助力,一切在自然掌握的狀況下,有系統架構大南門的常民生活。有趣的是,愈是走入社區與鄉親同在,愈能聽見市井小民或聚落家族的共同回憶,宛如萬花筒般,一次專訪總出現另一個動人的故事,讓人百聽不厭、百寫不膩,大南門社區的故事越聽越多,越寫越長。無奈紙短情長,收錄千張照片,蒐集百件古文書資料,聽到一件件大南門的過往事件始末,卻受限於版面,難以盡其功,完稿前終需割愛,僅以十二萬字、四百六十張照片呈現,還有更多精采的林仔街老故事,留予後人持續探究。
《林仔街的老故事南門大腳印》書名點出大南門社區,是員林街的發源地,打石巷、廣寧宮前、第一市場、蕃薯市、米苔目街、光明街、員林公園等街頭巷尾的生活足跡豐富多元,用踏實的腳印行動,果真比預期效益更加豐富。本書以南門為中心,輔以週邊社區梗概描寫,以寫實的筆觸架構出厚實的社區專書,提供里民閱讀自己的生活故事,期望引發對土地的關懷行動。
    2005年起,本人已陸續撰寫出版村史《瑚璉草根永靖心》、《穿越南平庄》、《萬年火燒庄》、《百果山的春天》、《員林三塊厝》、《走讀永靖街》,曾被譽為「村史的多產作家」、「用腳寫村史的人」、「員林才女」、「永靖之光」、「村史代言人」等,這樣的肯定甜蜜在心。2009年彰化婦女研討會中,彰師大歷史教授盧胡彬發表專論《村史中的彰化婦女形象》,認為邱美都「婦唱夫隨,鶼鰈情深,攜手創修村史,此舉此情不僅難得,更令人欽羡」。對本書總校閱後又表示:《南門大腳印》感性與知性共存、常識與學術並立,是村史的精典著作;邱美都除了用心撰寫社區常民生活和集體記憶,且用自己的生命在書寫歷史。以太史公司馬遷所提的標準來看,《南門大腳印》已成一家之言,可藏諸名山流傳後世。
    《南門大腳印》能順利誕生,要感謝的人很多,除了書中受訪的許多主角外,背後還有校對張嘉政、曹武賀與楊惠倪等,經員林鎮公所出版推廣,勢必更具社區性與實用性。在鄉親的期待中,這本書出爐了,然因出版時間匆促,遺珠之憾與訛誤難免,惟請諸位先進不吝指教。向來以書寫土地捨我其誰為使命的我,工作之餘和例假日,樂於持續投入地方尋根探源的書寫。
    衷心感謝鄉親朋友,你們都是本書最佳主角;感謝支援與推廣本書的熱心人士,你們溫馨支援,讓本書更臻圓滿。讓我們歡喜迎接《南門大腳印》出場,在此邀請代表見證:
         發行人:員林鎮長吳宗憲
           導:彰化師大校長張惠博
           詢:名作家康 
           閱:史學家盧胡彬
           對:員林鎮志編撰委員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張嘉政、曹武賀
           者:邱美都、楊銘欽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