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7月25日 星期五

快讀員林發展史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快讀員林發展史         /主編邱美都 
    員林這塊肥沃的土地,東面山坡地質有萬年歷史,三千多年前,後人發現的林厝遺址繩紋彩陶,向眾人宣示:三千五百年前此地就有人類足跡。位在彰化縣中部偏東的員林鎮,東端百果山屬八卦山西坡餘脈,山腳下早年為濁水溪沖扇平原。東往芬園鄉南投市,南抵社頭鄉,西接永靖鄉埔心鄉,北側與大村鄉相鄰。

    遙想三百年前,此地仍是蓊蓊鬱鬱的野樹林,在濁水溪沖積扇平原上自由伸展,野鹿達達的奔蹄聲,伴著明月星辰。1661鄭成功來臺,1683年此地隸建省分巡臺廈道臺灣府諸羅縣1711年許學乾捐地(現址),燕霧下保與武東保七十二庄(今員林、永靖、埔心、大村、社頭)等士紳,集資起造三山國王廣寧廟。1723年彰化建縣,出現員林仔庄地名,隸屬彰化燕霧下保,此時先民入墾,以粵籍客家人為多,尤以南門外張姓饒平客較明顯。先民以王爺廟為中心,陸續入墾砍除廟周邊綠樹林,1751年員林成街,因位在樹林中的街市,地方慣稱「林仔街」。

    1905年臺灣鐵路豐原到二水線通車,設置員林驛,促成鐵路、大通街(今中正路)與民生路所圍三角區域的繁華。1914年張清華、林俊傑等糾合地方士紳,共同在員林街北(今中正路黃金帝國位址)成立員林信用組合,組合員605名,二十年後,運轉資金增30倍,貸付金增28倍,貯金增加90多萬圓,借貸與貯金業務便利居民農業發展,積極輔導員林郡園藝果物發達。

    員林實施「市街改正」(都市計劃),1936年開發外環道路(約今育英路與新生路一帶),員林信用購買利用組合積極支援,促使員林街景氣繁盛。日人在臺推展日本生活文化,設置員林神社,開辦各級學校,比如臺中州立家政女校(今員林高中)、臺中州立員林農業學校(今員林農工)、員林公學校(今員林國小)、員林女子公學校(今育英國小)、東山公學校(今東山國小)、湖水公學校(今青山國小)等。當時的水果、食品罐頭、蜜餞等蓬勃發展。

    1945年改為臺中縣(轄區為今中彰投)員林區員林鎭,設置臺中縣政府辦公室(今育英路國宅位址)。員林鎮水文分為平原區農業灌溉系統與八卦山排水系統。流經員林鎮的灌溉河道有員林大排八堡圳、石苟埤圳;八卦山排水系統分為東山與振興排水系統。1946年員林鎮人口3.8萬人,1950年改為彰化縣員林鎮,下轄34。人口數逐年增加,195350746人、196365399人、197387203人、1983108126人、1993123121人,2003127284人創下史上最高人口數。後因臺灣社會少子化趨勢,人口數逐年略減,2013124938人,截至20146124976人,長年屬臺灣第一大鎮。


    員林街商圈早年以中正路三山國王廟一帶為主,近百年以員林火車站前商圈為要,2001年員林鎮下設41里迄今。2013年員林鎮完成客家聚落調查,半數以上為客籍,主要群聚於南區平原與東區山腳下,其他點狀散居各里。據2014年統計員林400多名在銀行定存總額超過三兆的億萬富翁,「員林是富豪鎮」與「員林錢淹跤目」之說傳千里。員林自古為南彰化生活中心,員林擁有雄厚的經濟發展實力,加上184公頃都市計畫與鐵路高架化陸續完竣,未來發展欣欣向榮。快讀員林發展史,三百足跡傳承不斷,值得深入探究。欣逢員林鎮農會創設百年慶,特簡述之,期望下個百年,員林鎮農會會務蒸蒸日上,員林鎮亮麗精彩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