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5月4日 星期三

康原傳唱台灣文化

康原傳唱台灣文化

分類:精彩彰化
2011/05/04 21:08

名作家康原規劃設計八卦山文學步道,功在彰化(楊銘欽攝2010)

  <        囝仔詩歌與民間文學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傳唱台灣文化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文/康原

      民間文學就是口語文學、口傳文學、口述文學,也就是在民間口口相傳的故事、傳說、歌謠與俚語。比如:台灣少數民族的信仰、規章、習俗,常藉著神話、故事、歌謠的形式,去傳承他們的文化;這就是民間文學。

     民間文學反應民眾的感情與認知,是一種文化的根源,所講的故事、歌謠、俚語,都帶有鄉土情感和文化特色,因此大部分用自己的母語來表達。

     過去在台灣,有一些士大夫看不起這些民間文學,認為登不了大雅之堂;同時因語言政策的關係,母語被漠視,使一些富有價值的台灣文化逐漸消失。台灣的母語也受到限制,民間文學當然無存在的空間。

     在十七世紀末、十九世紀初,歐洲已經大規模的收集民間文學,而這些民間文學後來影響了歐洲的文化與藝術,也成為歐洲文化的一種傳統。在中國大陸五四運動時,也掀起民間文學的關懷,可見民間文學的重要。

     台灣在日治時期,學者李獻章先生,也大力收集民間文學,當時也曾引起非難與爭論,被認為是助長迷信。李君也曾大力辯解與說明,後來也出版了《台灣文學選集》,此書成為台灣民間文學的重要資產。

     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曾說:「有思想的俚謠,有意態的四季春,有情思的採茶歌,其文學價值不在典雅深邃的詩歌之下。」賴和從民間文學肯定新文學價值。

     政府近幾年來,推動本土化運動,為了建立以台灣為主體的文化,開始實施雙語教育,提倡母語教學、整理地方歷史、文化,學院中的專家學者,也加入搶救民間文學的行列。

     這幾年我也參加民間文學調查,下鄉採集民間文學,努力尋找台灣民間的文化根源,希望能找回我們漸漸失去的文化遺產。同時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還安排筆者做「臺灣文化系列演講」,用〈傳唱台灣文化〉與〈說唱台灣囝仔詩歌〉兩個主題,分別對社會人士與學生   做專題演講,透過詩與歌來談台灣人的生活與文化。

     如果說:「文化就是生活」,各種文化都應該表現出族群的生活特質,每一個族群都有其不同的生活方式,這些方式就是文化的表徵─包括宗教、藝術、法律、風俗習慣。因此人類的思考、行為模式、價值取向都起源生活經驗;而台灣民間文學,就是生活在這塊土地的人民,用他們自己的語言,去表達他們的生活經驗。

     台灣囝仔詩歌也是屬於民間文學的範疇,這些詩歌中,當然含有台灣人的社會活動與歷史經驗。《詩大序》中云:「在心為志,發言為詩」或《尚書》中說:「詩言志,歌詠言」或說:「在辭為詩,在樂為歌」,都說明了詩與歌是一體兩面,中國傳統文學中《詩經》是屬與歌詠時代的作品,用詩歌傳遞當時人民的生活與觀念。
彰線
現在彰化縣鄉土作家群導覽彰化文學步道,左起邱美都、康原賢伉儷、蕭翠蘭、張碧霞(楊銘欽攝2010)

用台灣囝仔歌(閩南語)來說明,囝仔歌與土地的關係。談到台灣囝仔歌的創作,不能不提及鄧雨賢先;他可以說是台灣第一位專業的音樂家,活在世上只有三十九年,卻留下了五十幾首作品。在民國二十二年創作了〈雨夜花〉歌曲,譜在廖漢臣所寫的囝仔歌〈春天到〉的歌詞「春天到,百花開;紅薔薇,白茉莉,這邊幾叢, 那邊幾枝,開得真齊,真正美。」這該算是台灣囝仔歌第一首創作的歌謠。隔了一年,周添旺接掌哥倫比亞唱片公司文藝部,感到旋律優美才改成今日我們吟唱的〈雨夜花〉。

     台灣囝仔歌在戰前幾乎都是唸謠,用吟誦的方式傳唱。這種歌謠我們可以在民國二十五年李獻章編輯的《台灣民間文學選集》(156-243)中看到,他所蒐集的類型包括:搖子歌、 數字歌、月光光、水蛙仔干、數落教的─白鴒鷥、 蚱蜢公、奄哺齊,直敘體的─火金姑、  指甲花、天烏烏、龍眼乾,連鎖體的─罵臭頭的、月啊月、教你歌、點啊點古井,抉擇歌─遊戲歌。這些囝仔歌都是沒有譜曲,用吟誦的方式在民間傳唱。

     在日治時期末期,又出現音樂家呂泉生在民國三十四年,寫了一首〈搖嬰仔歌〉由盧雲生作詞,這該是囝仔歌有旋律化的開始,在這以前並未發現以閩南語譜曲的囝仔歌。據說這   首歌是作曲者思念妻兒心切的作品;在鄭恆隆《台灣民間歌謠》集中說:「……五月三十一日,盟軍轟炸台北地區……呂泉生正在『台北放送局』上班,他急速躲入防空壕,因要換個防空壕,出來後防空壕倒  蹋了,他出來後看到一片血肉糢糊……到處哀號悲鳴………心悸之下,強烈惦念家鄉的妻兒,要求老丈人寫一首〈搖囝仔歌〉讓他譜曲……呂泉生於 六月八日完稿……後來又請盧雲生寫詞,成為今日我們在唱的這首: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   嬰仔嬰嬰睏,一暝大一寸,嬰仔嬰嬰惜,一暝大一尺。
        搖子日落山,抱子金金看,你是我心肝,驚你受風寒。
        一點親骨肉,愈看愈心色,冥時搖伊睏,天光抱來惜。
        同是一樣子,那有兩心情,查埔也著惜,查某也著成。
        細漢土腳爬,大漢欲讀冊,為子款學費,責任是咱的。
        畢業做大事,拖磨無偌久,查埔娶新婦,查某嫁丈夫。
        痛子像黃金,成子消責任,養到恁嫁去,我才會放心。

     這首歌表達了一個父親養育孩子的心情,表現出台灣人把養育、教育孩子看成一種責任。目前我們看台灣囝仔歌創作,都把這首看成創作開始的作品。

     民國四十三年發表在《新選歌謠33期》的〈落大雨〉歌詞是游彌堅、歌曲呂泉生,歌詞   是兩段「落大雨,透大風,天烏地暗打雷公,門頭積滿水,有路行不通。」與「落大雨,透大風,雞仔鴨仔驚雷公,避在簷前腳,驚到憨憨憨。」

    戰後的台灣囝仔歌,才慢慢把傳統唸謠旋律化;依音樂家施福珍在〈台灣童謠哼哼唱唱    三十年中〉一文中說:「民國五十年起,我在員林家商教音樂,過著平凡的教書生活。民國五十三年的暑假,我在宿舍睡午覺,隱約之間聽到宿舍外面有一群兒童的講話聲,因腳被點仔 腳黏住了,用水洗腳但洗不乾淨,卻抱怨說:『點仔腳黏著腳……點仔腳黏著腳……』我被這句話吵醒了………心想『台灣話講話像唱歌』……於是我又加上『叫阿爸,買豬腳,豬 腳箍滾爛爛,餓鬼囝仔流嘴瀾。』這首點仔膠成為我台灣童謠創作的起點。……」這是民國五十三年的事情,施福珍從此投入台灣囝仔歌的創作,到目前留下了三百多首的台灣囝仔歌。

     民國七十三年,筆者編撰《鄉音的魅力》,去訪問我的音樂老師施福珍之後,開始我的《台 灣囝仔歌的故事》撰寫,透過施老師所作的詞曲來談台灣文化,到了民國八十三年由自立晚   報出版社出版《台灣囝仔歌的故事》兩冊、民國八十五年由玉山社出版《台灣囝仔歌的故事》 一冊、民國八十九年由晨星出版社出版《囝仔歌教唱讀本附CD》一冊。總共介紹出施老師的 作品兩百多首,現在還在進行中。
     彰化縣鄉土作家群,康原賢伉儷(左四)(楊銘欽攝2010)

     依施福珍這些作品,以歌詞內容來分類,可分成七大類:

     搖子歌:搖仔搖、嬰仔搖、嬰嬰睏、搖金子、阿舅來、嬰仔乖。這類作品屬於母親的歌,抱小孩時唱的歌謠,表達出長輩對孩子的愛。

     嘲諷歌:羞羞羞、愛哭神、大箍呆、不通哭、死鴨、人插花、噴雞歸、大頭丁仔、飫鬼儕、歹心黑碌肚、一天過了又一天、無毛雞、臭頭噴古吹、臭頭一支刺、阿肥的、阿猴仔。這類作品帶有點諷刺味道;比如〈人插花〉是諷刺日本人,歌詞說:「人插花,你插草。人抱嬰,你抱狗。人坐轎,你坐破糞斗。人睏紅眠床,你睏屎學仔口」“人”是說台灣人,“你”是指日本人,也為時代做了見證。

     遊戲歌:打手刀、閹雞、放雞鴨、點仔點叮噹、吃清吃濁、戽蝦仔、打你天、紅白花、煎雞蛋、打鐵哥、欲吃魚。這類作品是小孩子,在遊戲前或遊戲過程中,唱的歌謠,歌詞內容與遊戲的方法有一些關係。

     趣味歌:一兼二顧、十戇歌、阿里不達、依依歪歪、吃妻操、悾子、牛奶糖、大鼻孔、大頭、小姐真古錐、可愛的老鼠。在歌詞中顯露幽默風趣,引起孩子的興趣。

     數字歌:一二三、一四七、一去二三里、當朝一品、一表人才、一本萬利、一兼二顧、小學生、放雞鴨、十二生肖。是一種教孩子數數的歌謠,從一數到十,用唱的增加孩子學數字的趣味。

     一語雙關語:一人一嘴、阮細漢、豬和獅、飲、打拳賣膏藥、骨力嚶嚶。利用台語中的一語雙關的意義,去創作歌謠,唱起來相當好玩,不僅孩子喜歡,大人也很喜歡。

     敘事歌:這類歌謠狀寫各種人、事、物、自然環境,範圍廣闊,題材多種,按屬性可分成十八類之多。

     人物:董事長、秀才、水蛙土、田庄阿伯、阿婆、阿南、小多多、新娘、近視猴、猴齊天、武松、打鳥義、九嬸婆、大頭丁仔、小胖哥、查某囝仔嬰、嘉義查某、阿三哥。這一類歌謠,以描寫人物為主,每首歌寫一個人,有小說人物、左右鄰居、各行各業的人都有,屬於台灣鄉土人物的描寫。

     事物:牽尪仔、噴雞歸、阮的厝、平平路、火燒山、舉糞擔、叫瓦斯、巴布巴布。這類歌謠描寫鄉下的事務,以及街頭巷尾發生的事情,透過歌謠認識台灣事務。

     食物:李仔哥、土豆莢、蚵仔爹、枝仔冰、牛奶糖、西瓜、豆花、發粿、煎雞蛋、有吃有行氣、愛吃什麼貨、茶燒燒。以撰寫鄉土小吃為主,對於吃零食,是小孩子最喜歡的題材。

     類:烏秋、鵁翎、白翎絲、黑嘴筆仔、九官鳥。常見的鳥類,或會學人說話的鳥,都是小孩喜歡的,這類歌謠可使小孩子,認識鳥的生態或習性。

     家禽:鴨、雞蛋身鴨蛋面、鴨眉仔、咕咕咕、雞阿雞、放雞鴨、死鴨、閹雞、閹咯雞。以前農村社會常養有一些家禽,小孩子有接近家禽的機會,現在透過歌謠,也可以教導孩子,認識這些家禽。

     昆蟲:兩隻蝴蝶、火金星、火金姑、草蜢公、奄埔蟬、紅田嬰、土蚓子。這類歌謠可教導小孩子認識昆蟲。

     小動物:鯽仔魚、一隻水蛙、水雞古、田蛤仔、貓咬貓、青狂狗、阿猴、狗和猴、不成猴、樹頂猴。這類歌謠教小孩認識動物。

     自然:月光光、黑陰天、不驚風、天黑黑、火燒山、月小姐、一粒星、風緊來、雨來囉、透風落雨、月娘、月光光、地動。在大自然之中,有許多現象與情境,可以用歌謠去表達,使孩子透過唱歌,體驗大自然的現象。

     民俗:紅田嬰、月月俏、歲時歌、節氣歌、子丑寅卯、回娘家、圓仔圓。歌謠中保留著民俗文化,從歌謠中去認識民俗。

     生活教育:真多謝、好子兒、乖媳婦、少年人、老虎姑婆、三個和尚、老師請原諒、講話像唱歌、不通悾悾戇戇、十戇歌、媳婦的苦嘆、孤單的老阿伯、開花二十二、今日禮拜、講什麼話。這類歌詞用來教導孩子為人處事的道理。

     時勢:油炸粿、鏘鏘鏘、還紅龜、魚還魚、賣雜細。這類歌謠保留著屬於歷史的記憶,反應著時代的生活。

     地理特色:基隆、東勢、永靖枝仔冰、員林椪柑、嘉義查某、通霄、林仔街。這類歌謠具有地域性的特色,透過歌謠去認識不相同的地理特徵。

    節慶:新年調、新年恭禧、七月七、普度來、七月半鴨、圓仔圓、天公生、冬至。這類作品把台灣人的節慶活動記錄下來。

     神祇:土地公、土地伯、天公啊、海龍王、猴齊天、三界公、觀三姑、蛤鼓神。這類歌謠是介紹各種神祇,使孩仔認識鄉土神明。

     物體:雕像、白皮鞋、自動車、壁頂鼓、點仔膠、平平路。這類歌謠介紹各種東西,歌詞相當有趣。

     人生:人生七十、阿娘我不嫁、人之初、音樂體操、尪仔某。此類歌謠有生命的百態。

     人體:阿爸瘦比巴、阿肥仔、小胖哥、大箍呆、大箍不是呆、頭大面四方、我的腹肚大、頭、笑。運用人體的特徵來寫歌,相當詼諧有趣。

     花草:圓仔花、玉蘭花。用歌謠去寫花卉。

     以上是施福珍老師的囝仔歌主要的內容;他的歌詞一方面來自傳統的唸謠,一方面是自己的創作,有一些是傳統歌謠的改創作或簡化。在歌曲方面,寫出來的曲子適合兒童的音域,而旋律相當口語化,就像他所說的「講話像唱歌」,因為施福珍對臺灣語言的音韻,能準確的掌握:比如說:笑、嬲、照、尺四音發音類似,只是音高低不同而已;又如:下早起、會載去,也是發音相同,高低音調不同,意思就完全不一樣了。處理台語字音,有時是必須用音樂上的上揚音與下墜音來處理:比如「猴和狗」、「賣和買」、「意和志」、「出和門」、「糊和 鼓」……。音不準確就會產生語意不詳。

     在施福珍老師的歌謠中,對於地方性特殊語調的處理是相當成功的,他能掌握漳州腔與泉州腔,比如「阿尾仔去街尾買馬尾」這句話,泉州腔與漳州腔是絕對不同的,施老師善於處理這種腔調。因此為了鄉土語言的教學,他去創造這樣的語詞「枝仔冰、董事長、吃飯配卵、街路尾買雞、來燖瓜仔雞」,練習起來趣味橫生。

     為了語言上的學習,在字與音調的練習中,施老師去寫些「同音異字異調的歌謠」;比如〈基隆加人〉與〈東勢抽銅絲〉中,有「基隆、加人、假人、嫁人」、「當時、同時、東勢、冬時、銅絲、凍死」。另外「同音異字同調」的〈通霄噴洞蕭〉,歌詞中有「通霄、洞蕭、通宵」;還有「同字異音異調」;比如「香港香很香」;還有同字卻異調的「青、青青、青青青」在讀時變化。

     筆者在一次訪談中,與施老師談囝仔歌的創作方法時,施老師談到幾個原則,他說:「對曲調處理的原則,堅持著:唸謠旋律化、旋律口語化、節奏簡明活潑化、和聲伴奏簡易化、適合兒童的音域。在歌詞上的處理:本著傳統唸謠的改造、注意語言不同的處理、利用上揚音與下墜音處理語音、掌握語言的特性、利用兒童詩來創作。」

     音樂家許常惠曾為施福珍的曲集出版時寫序,他曾說:「童謠民歌為傳統歌唱曲藝原始的形態,它的最大特點在於語言音調的歌曲化,以歌曲的旋律與節奏把它確定下來。換句話說, 以記譜法確定它的音高和音低、音長和音短。因為語言在說唸的階段,它的音高與音長,只是相對的音值。施福珍這數十年來所做的正是歌曲的基礎工作,讓人們了解河洛話的最原始 形態。……」這段話正說明了透過施老師的歌謠,可以輕鬆愉快的學習語言。另外,鐘信昌     在《台灣的閩南語兒歌創作研究》碩士論文中說:「施福珍非常重視閩南語聲、韻的學習,並且普遍的為兒歌譜曲。幾乎每一首創作發表的兒歌,都經過他的匠心譜曲。他認為聲調固定 了,學起來音韻正確,再利用同音異韻,同韻異聲的變化,來練習發聲、送氣、收聲,使歌謠變得生動活潑,也會產生一些情趣。在趣味的學習中訓練兒童語言的發聲能力。」以上的這兩段話,足以說明施福珍囝仔歌的另一成就,運用來推展鄉土語言。

      延伸閱讀
      康原部落格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kangyuan20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