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7月28日 星期六

話說新生里數字歷史

話說新生里數字歷史

分類:走讀社區
2013/03/14 21:59

       話說新生里數字歷史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/邱美都 
 走入員林西區新生里,處處可見高樓林立,是熱鬧滾滾的員林鐵路社區,幾乎嗅不到田園味。這塊「新生」土地,清領時期隸屬南平庄東南角,一片綠野平疇,無姓氏聚落發展足跡。日明治29(1896),寬闊的南平庄(今南平里與南興里)聚落僅79347人居住,到了明治38(1905)年,圓林驛(員林車站)開通,兩年後臺灣鳳梨會社員林廠設置,大正8(1919)糖鐵員林站成立,帶動此地生活機能與發展。
昭和11(1936)員林鎮首次進行都市計畫,隔年臺中州立員林家政女學校成立,校址在鳳梨廠西的南平庄487番地〈今員林高中〉,同年圓林驛後方大通路(今新生路)闢設,當時南平庄人口數有3,270人,聚落主要聚集臺灣合同鳳梨廠北「下庄」(今南平里)、廠西「頂庄」(今南興里)。另為集散大庄、大埔厝、大三角潭等聚落草織品,在大通路西面的南平庄25番地,設立「藺草株式會社」(今新生里靜修路56巷弄內)
翻看當時〈臺灣堡圖〉,鳳梨廠南、鐵路西面(今新生里),還是一望無際的田野。今日遙想70年前日治末期,此地(新生里)人煙稀少,主要地理景觀據點屈指可數,有鐵軌、木造鐵路宿舍平房、木造鐵路倉庫、糖鐵南員林站、藺草株式會社、大通路幾間店家(今新生路北端與靜修路叉口處)、家政女學校、木造坡心組合宿舍、八堡圳支流、幾處田野草屋、綠林…….
戰後,漸漸有多姓氏遷入,加上臨近靜修國小、員林高中、員林國中等形成文教圈,帶動新生里生活機能,民國59(1970)從南平里與三義里獨立設里,命名為「新生」,意指員林鎮新生之里,當時有206583,560人。臺灣第一大員林鎮,人口最高點在民國92(1993)127,284人,近十年因少子化關係,人口逐年下降,截至今年二月底125,241人,明顯減少二千餘人;然新生里卻連續兩年維持在5,220人以上,不降返升或持平的現象,可見新生里是員林鎮都市發展的潛力社區。

與新生社區走讀糖鐵南員林站(邱美都攝)

今日的新生社區生活機能蓬勃發展,是彰化縣優質的活力社區,宛如被擦亮的明珠,正散發員林鐵路社區魅力。進行中的員林鐵路高架工程,自民國96(2007)秋動工,預計民國103年底(2014)通車啟用,新生社區成為「站前新都」,屆時將呈現另一番新氣象。
村史作家邱美都導覽,與鄉親走讀新生社區(邱美都攝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