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1月27日 星期五

過八堡圳以東,毋免踏別人的土地

過八堡圳以東,毋免踏別人的土地

分類:員林轉播站
2009/11/27 21:35

靜修國小六年十一班親師生參訪員林東山江種德堂,右前嘟嘟(黃文堯2006攝)

過八堡圳以東,毋免踏別人的土地

發現員林江厝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文/邱美都2009

       有位江彥震曾觀察員林三塊庄種德堂、詒謀堂、長庚堂,發現共同現象:大排場、多戶共用一門牌、公媽不隨便分出去、清明祭祖排隊領私房錢、祠堂在神明廳前,這些現象也是一般員林永靖一帶大家族宅院的生活習俗。邱美都從小居住永靖忠實第大家族,婚後居住員林大饒張厝大家族三合院,同樣和員林四大江厝種德堂、長庚堂、九合堂、詒謀堂有類似的生活經驗。三合院上百宗親齊聚,共用一個門號,郵差總是整包信件統一放在正廳,由宗親自行分送各戶。早年過年拜天公祭祖、端午清明重陽祭祖、中元拜好兄弟、初一十五犒軍,都是三合院的重要拜拜的時刻,宗親總是不約而同,公廳前供品擺滿桌的大排場很普遍。
員林三條圳江九合堂2002年列為彰化縣歷史建築物〈楊銘欽攝〉


員林四大江厝宗親,每年過年、清明、端午、重陽、中秋等五大節,散居各地的後裔都會回祖厝祭祖。江華陰和江長茂談起,每年五大節管委會,會在種德堂前搭布帆,擺四到六連桌放供品,子孫排排站,熱鬧有加。尤其是中元節,裔孫眾多,種德堂前只能容納二、四、六房裔孫,其餘子孫供桌還得向北擺到東山國小校門的山腳路上,蔚為壯觀,連炮往往需繞行兩座風水池兩圈以上呢!

據說大宅院族裔公媽分祖(割公媽)出去的情形不多,然而員林四大江厝正廳的公媽牌位數量相當多,據說曾有族裔把公媽分出去後不久,又把公媽請回來呢!江錫裕津津樂道,種德堂每年清明祭祖,眾族裔齊聚開台祖墳上香,聯誼的同時也領到分紅的私房錢,數量不大,卻帶著濃濃的宗親情誼,尤其是百歲人瑞發給壹萬紅包的大禮,更是年年送出年年高潮呢!詒謀堂族裔清明返回山腳下長庚堂祭祖也不例外,管委會從基金拿出來分紅,「活得愈久領得越多」,羨煞小宗親,也達到敦睦族親之目的。

東山國小1981年學校沿革誌記載多位地方熱心人士,江氏居多,諸如1949年校友江亮演為日本社會學博士,曾任員林農校教師、亞東關係協會東京辦事處職員、台灣省政府社會處專員、新聞處機要秘書、台大社會系教授。亮演弟春木,1953年校友,日本經濟學碩士,曾任永靖農校教師、嶺東商專國貿科主任,一門二傑傳為美談。江雄(1909年出)在員林經商,曾任東山國校家長會長十幾年,卸任後不改當年熱心支援學校。

今日員林鎮南東社區,第一大姓江氏族裔約佔三分之二人口,其次是林黃二姓,員林東區江姓族裔主要散佈在今日的鎮興、南東、浮圳、大峰、三條等里。所謂「同姓一家親」,江厝族裔的古厝故事,員林人尋根探源的重要脈絡行列。

經常騎著輕巧的腳踏車,迎著古厝三合院的樸風,尋找員林的老故事,是一件有趣的事,一整年穿梭三塊厝江姓聚落,腦中泛起江姓耆老的鄉野豪語:「過八堡圳以東,員林姓江的,毋免踏別人的土地」,只要用心多走踏幾回,八堡圳以東、員林東區三塊厝江姓大戶聚落,或許能體會這句口耳相傳的鄉野趣談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