員林打石巷國旗台西入口鬧元宵活動(楊銘欽攝2008)
員林第一街鬧元宵 文/邱美都
為了找回員林第一街記憶,員林鎮公所委託大葉大學城鄉營造暨產業振興研究中心,進行KIKICOCO
老街振興營造計畫,透過靜態課程培訓與概念整合,重整街道環境、交通管理與老街形象塑造。2008年一月舉行打石巷掃街活動,造藝系主任賴永興帶領三十多位研究生與住家攜手清淨打石巷,住戶煮來大鍋粥,暖暖粥香溫暖寒冬。緊接著打石巷鬧元宵活動開鑼,由打石巷形象商圈促進發展協會主辦,舞台搭在巷西入口的原國旗台位址,舞台布幕除了寫出指導、主辦、承辦、協辦等單位外,宣傳文字還寫著:
元宵佳節、元宵節快樂,
開台第一街──黎明巷,
打石巷KIKICOCO
古玩、武術、舞蹈、創意市集、跳蚤市場
時間:2月18日 農曆大年初十一
鎮長主持「再造打石巷風華」揭牌儀式,陳漢賓帶領漢宇武學國術隊來熱場,除了系列節目演出外,還開放卡拉OK讓民眾點唱。打石巷店家相當配合,活動期間敞開門戶迎賓客,暫時趕走平時寂靜的氣息,巷道兩旁多了外來的臨時攤,熱情招呼人客選購商品。
信義山產店負責人陳賢治夫妻拿出一大疊黑白老照片,與來訪的張耀北、邱美都、陳瑞君,興奮地談起員林南門的往事,他說很多人誤以為信義山產店是販賣山上野味小吃,其實是日常生活及五金用品器具,一格一格的鐵架,雜而不亂地擺設日常生活用具。配合這次活動,特別敞開店口用具,賢治的兒子細心用電腦自製名牌,標上名稱、用途、價錢,逐一懸掛在物品上,方便顧客認識,顯得特別,諸如娶路雞籠、米篩、入厝雞籠、竹笞、飯桶、竹赤簊、桶盤、大竹籃(大籃方)、檳榔籃、粿印、謝籃、籠層、羽扇,成為這次活動的焦點店家之一。
一波波人潮往來打石巷,窄巷一反平日靜默,店家卯足了勁,紛紛在門口展示店貨,親切的叫賣聲,夾雜著「輸人不輸陣」的拼陣氣氛,接連不斷的攤位包括燈籠、童玩、文具、襪子、唱片光碟、五金竹編用具、小飾品、玩具、搓搓樂、木屐拖鞋、背墊、玩偶、皮包、帽子、衣服、曼谷包飾、鮮花等生活用品。小吃一攤接一攤,香味撲鼻,有熱狗、燒肉粽、蜜餞、糖葫蘆、糖餅、捏麵人、古早味麵茶、蔓越莓飲料、現打柳丁汁、燒仙草、爆米花、麵線糊、元宵湯圓等。販賣唱片光碟CD的老闆,透過麥克風大聲放送黃三元的台語歌曲,引起訪客駐足聆聽大員林的古早曲子。
如此巷頭巷尾都熱鬧滾滾的打石巷,雖只維持三天,卻拉回不少林仔街的記憶。隔年,鎮公所陸續執行年度加強地方建設擴大內需八項提案,其中打石巷再造一千五百多萬元,光明街商圈三百萬元,將打石巷和光明街道地面鋪彩磚,水溝蓋統一標上「打石街」,並在店家口豎立圓石椅供遊客休憩,強化員林第一街文化意象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