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:臺灣行腳
2011/02/27 23:05
春遊萊園
文/邱美都 圖/楊銘欽
1921年萊園巴洛克建築園門改建,林幼春題聯:
自題五柳先生傳,任指孤山處士家。
見證林家效法陶淵明與林和靖等人,淡泊名利,清風亮節。
園門前木造木棉橋在1930年改建為水泥橋(楊銘欽攝2011.02)
早年木棉橋下溪流潺潺,擣衣聲不斷(楊銘欽攝2011.02.27)
文人題詩「擣衣澗」:
谿沙浣羅月華明,荇帶蒲衣各有情;
悠閒小坐萊園久久不忍離去(楊銘欽攝2011.02)
舊地重遊必拍的私房角度(楊銘欽攝2011.02)
均堂子墨畫作「五桂樓」,林芳瑛董事長雅賞收藏懸掛於林獻堂文物館一樓(楊銘欽攝2011.02)
訪談二級古蹟五桂樓重建木作匠師賴騏麟(楊銘欽攝2011.02)
古早時代仕紳齊聚五桂樓欣賞地方戲(楊銘欽攝2011.02.27)
春遊萊園
文/邱美都 圖/楊銘欽
1921年萊園巴洛克建築園門改建,林幼春題聯:
自題五柳先生傳,任指孤山處士家。
見證林家效法陶淵明與林和靖等人,淡泊名利,清風亮節。
園門前木造木棉橋在1930年改建為水泥橋(楊銘欽攝2011.02)
早年木棉橋下溪流潺潺,擣衣聲不斷(楊銘欽攝2011.02.27)
文人題詩「擣衣澗」:
谿沙浣羅月華明,荇帶蒲衣各有情;
我識蓬萊清淺水,出山源似在山清。
唉呀!如今不復往昔,邱美都感嘆:
昔溪日日清,今溝年年驚。
悠閒小坐萊園久久不忍離去(楊銘欽攝2011.02)
舊地重遊必拍的私房角度(楊銘欽攝2011.02)
均堂子墨畫作「五桂樓」,林芳瑛董事長雅賞收藏懸掛於林獻堂文物館一樓(楊銘欽攝2011.02)
訪談二級古蹟五桂樓重建木作匠師賴騏麟(楊銘欽攝2011.02)
古早時代仕紳齊聚五桂樓欣賞地方戲(楊銘欽攝2011.02.27)
二級古蹟五桂樓2010.03.13動土典禮(楊銘欽攝於明台中學)
春遊萊園美不勝收,難得櫻花滿枝頭(楊銘欽攝2011.02)
1937年在萊園豎立林獻堂之父林允卿銅像,感念前人德澤
(楊銘欽攝2011.02)
霧峰林家庭園綠意盎然(楊銘欽攝2011.02)
過水門外石碑紀錄霧峰林家
1862年戴潮春事變史跡(楊銘欽攝2011.02)
重遊萊園必拍私房角度(楊銘欽攝2011.02)
霧峰萊園牆上彩磁(楊銘欽攝2011.02)
霧峰萊園書香隘門與如意琉璃窗(楊銘欽攝2011.02)
霧峰林家祖瑩深具臺灣建築藝術之美(楊銘欽攝2011.02)
霧峰林家祖瑩與水龍(楊銘欽攝2011.02)
霧峰林家祖瑩日治時期碑文鄭汝南題(楊銘欽攝2011.02)
三分水石長蘭蓀,四面雲山繞塞關;
立塚不需寒食節,眼看邨婦薦鷄豚。
鄭汝南是1921成立的台灣文化協會成員之ㄧ,林家頂厝門樓額大理石雕刻「景薰樓」,是林獻堂委託鹿港文豪鄭汝南撰寫,鄭汝南亦是台中一中創校紀念碑執筆者。
霧峰舊名阿罩霧,百年初春陽光普照,明台中學校園依舊罩霧(楊銘欽攝2011.02)
霧峰林家古碑與老樟樹怡心怡土(楊銘欽攝2011.02)
1921年霧峰林家櫟社二十年題名碑(楊銘欽攝2011.02)
台中櫟社、台南南社與台北瀛社,堪稱日治時期影響力最大的台灣三大詩社。1921年林幼春撰文,見証當時台灣文人高節礪德,以文之抗日精神讓人敬佩。
櫟社者,吾叔癡仙之所倡也。
叔之言曰:吾學非世用,是謂棄材;
心若死灰,是為朽木。今夫櫟,不材之木也。
吾以為幟焉,其有樂從吾游者,志吾幟……。
林獻堂文物館保存台灣文化之寶(楊銘欽攝2011.02)
小坐林獻堂文物館思古幽情,雖不見古人蹤影
但聞「夕佳亭同獻堂晚朓」情懷(楊銘欽攝2011.02)
春遊萊園好適意,濃妝淡抹皆相宜(楊銘欽攝2011.02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